智能车制作

标题: 如何增加抓地力1 [打印本页]

作者: leafyou    时间: 2012-6-2 23:54
标题: 如何增加抓地力1
以下为转载,加上了个人的见解,对飞思卡尔智能车有用的部分用红色突出,别的部分可能是触及规则,因而作用不大,希望观者勿喷。谢谢!!
极限驾驶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来自绝佳的操控表现,而车辆抓地性的改善是提高操控性的基本方向。增加抓地性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过弯的速度(ConeringSpeed)、减少刹车距离、减少加速时的打滑现象。车子和路面接触的地方唯有轮胎,所有的性能都是经由轮胎来发挥和达成,为了提高操控性能,我们针对底盘悬挂系统所作的种种改良和设定,无非是要增加轮胎的接地面积(TireContactPatch),提高车子的抓地表现。

  增加轮胎的抓地性有几种方法:



  一、增加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有两种方法可达成这个目的。第一是增加路面的摩擦系数,其次是增加轮胎本身的摩擦系数,这可由选择较软的轮胎来达成。较软的轮胎可提供较强的抓地力,但是相对的磨损也较快。这里所谓“软的轮胎”指的是轮胎胎面的橡胶材质较软。

  二、增加轮胎接地面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上较宽的轮胎,再来就是选用胎纹较少的轮胎,如此可增加轮胎与地面实际的接触面积,但是却也会影响在湿滑路面抓地表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既定的接地面积下,经由正确的轮胎胎压及悬吊的精确调校把轮胎的潜力完全发挥。轮胎的接地面积即使是行驶在平坦的直路都会小于静止时,行经不平路面或是过弯时更会因为上下的跳动或是侧向的受力,而造成接地面积的大幅减少,甚至悬空。悬吊的改良最终的目的就是随时把轮胎尽可能的保持与地面接触,尤其是在过弯或是行经不平路面时,针对飞思卡尔,我们可以在模拟车辆转弯时的状态调节悬挂系统相应的参数。

  三、增加轮胎的垂直荷,重轮胎的垂直荷重是车辆本身施予轮胎的重量加上空气动力学效应所产生的下压力的总和。轮胎的橡皮会因为垂直荷重的增加而与地面更紧密的接触,轮胎的抓地性能也得以更充分的发挥。有别于大家所认知的,增加轮胎的垂直荷重并不会增加轮胎的接地面积,至少在现代的高性能胎和赛车用轮胎几乎都是如此,增加垂直荷重所提高的是轮胎接地面积内,每一单位面积内橡胶分子和地面的附着力。在接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轮胎抓地性的增加是由于对橡胶分子所施的压力增加。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光滑平面上移动橡皮擦,在橡皮擦上方没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自由移动橡皮擦,当我们压着橡皮擦时,要移动它就变得比较不容易,压的力量越大橡皮所产生的附着力就越强,也就是抓地性越好。轮胎的垂直荷重似乎可由增加车重来达成,虽然这可增加轮胎的抓地性,但是由于轮胎承受来自车重的负荷也增加,所以过弯速度、刹车距离、加速表现都不会有所改善。事实上整体的性能表现反而会因为车重的增加而变坏。要在不破坏整体性能表现的情况下提高轮胎的垂直荷重,唯一的途径就是经由车身空气动学的设计来达成

  空气动力学所的下压力(AerodynamicDownforce)

  空气动力学对车身所产生的下压力(Downforce)也会增加轮胎接地面积的垂直负荷。对一般的道路用车来说并不需要很在意空气动力学所产生的下压力,但是对于任何比赛车种而言这却是必须去仔细考虑的问题。空力下压力的好处是只会增加轮胎接地面积的垂直负荷却不会增加车重。由于车重不变轮胎不用负担额外的惯性和离心力,加上轮胎抓地性的提高,所以过弯速度得以提高。同时刹车和加速时的抓地性也会获得提升。这也是为什么这二十几年来赛车工程师对于尾翼、车身空力组件和地面效应持续不断的进行研究、发展与改进。空力效应包含了车身下压力、车身扬升力和行进阻力,这三个力量是伴随发生的,而且所产生的力量是和车速成平方正比,也就是速度提高为2倍时空力效应会增为4倍。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空力效应只有在高速时才会变得明显。对一部针对比赛而生产的厂车来说,改善操控性的重要关键除了底盘悬吊的改良调校以外,其次就是就是空力特性的改良。要改良车身的空力特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高速流动的空气对车身产生的扬升力,因为扬力会减少轮胎的垂直荷重,破坏抓地性。目前的ITC、BTCC、JTCC等房车赛参赛车种车尾都有扰流尾翼的设计,最主要的的作用就是在减少车身的扬力并产生些许的下压力。此外前扰流和车侧裙角也可减少进入车底的气流,减少车底气流对车尾产生的扬力。由于产生下压力和改变气流的同时都会伴随产生行车阻力,所以改善车身空力特性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在伴随发生的压力、扬力、阻力三种力量间取的协调、均衡与折冲。

空气动力学好像在飞思卡尔的车上不太实用,因为车速4m/s的话才是14.4公里每小时,个人觉得可以忽略,这里写出让大家了解一下。O(∩_∩)O~

  胎压对抓地性的影响

  胎压对抓地性的影响可能远超乎你的想像,胎压并不会直接影响橡胶分子和地面的附着力,但却会影响轮胎接地面内有多少橡胶分子实际与地面接触。对一部有既定轮胎、车重的车来说正确的胎压只有一种。事实上这个正确的胎压是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大概只有±1.5psi。假如胎压超出这个范围,轮胎的接地面会变形,以致无法完全紧贴路面。也就是说轮胎接地面内的实际接地的橡胶分子数目会比较少。如果胎压太高,会造成轮胎边缘两侧无法完全贴地,接地面积自然跟着变小,接地面较小的情况下却有同样的负荷,当然性能表现要打折扣。假如胎压不足,表面上看来轮胎接地面积似乎并没有减少,甚至有人认为是增加了,实际上虽然轮胎两侧依然紧密的贴地,但由于胎压的不足使得胎面中间的橡胶分子无法紧贴路面,造成的结果就和胎压过高一样。这也可说明有人的轮胎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中间或两侧磨损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长期胎压过高或不足所造成的


  扁平比对抓地性的影响

  轮胎的扁平比就是胎壁高度与轮胎宽度的比例。扁平比对抓地性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是对轮胎的滑移角(SlipAngle)有影响,扁平比较低的轮胎在相同的负荷情况下会有较小的滑移角,在轮胎宽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只改变前两轮或后两轮的扁平比,会因为前后轮滑移角的不同使操控的平衡产生变化。


  轮圈尺寸和轮胎的抓地性

  轮圈的直径大小和轮胎的抓地性并无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配合轮胎扁平比的降低而加大轮圈的直径却可增加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也影响了行路舒适性和轮胎的转向反应。对一条轮胎来说,太宽的轮圈会让胎唇无法与轮圈紧密的结合,同理用了太窄的轮圈也会有同样的结果。轮胎制造商都会为每一条胎设定一个所适用轮圈宽度的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莫大的威胁。轮圈的宽度会对轮胎接地面的轮廓会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轮圈太窄,轮胎就会变得“鼓鼓的”,会减少轮胎边缘的贴地性。反之如果轮圈太宽,则轮胎中间部份的贴地性就会减低。从实际的测试结果告诉我们,采用轮胎公司所建议宽度上限的轮圈,可让轮胎的性能充分的发挥。假如你是因为预算、比赛规则或是其他原因的限制限制了轮圈的宽度,那么我们建议你使用这个轮圈宽度所能使用的最小尺寸的轮胎,如此所获得的实际轮胎接地面积会是最大。不但可增加过弯速度、减少轮胎的磨损,更可容许采用对整体性能表现更佳的悬吊设定。虽然有很多市售胎由于采用较硬的胎壁设计,所以丧失了对于不适用轮圈的敏感度,但是对于高性能的轮胎来说,对轮圈宽度的敏感性依然存在。

  轮胎的材质和抓地性

  轮胎所使用的橡胶材质对轮胎的抓地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胶质软的摩擦系数就高,橡胶分子也对地面有更佳的附着力,整体的抓地性将会提升。但这只有在轮胎还没有过热时才成立,因为不同的轮胎都有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和最佳的工作温度。软质的轮胎虽有较佳的抓地性但是磨损也比较快,因此在赛车场上轮胎材质的选用真可说是一门艺术,不但要考虑抓地力还要考虑轮胎的过热临界点,更要考虑磨损。对越野赛来说,在泥沙路面使用越软的材质通常可得到最快的速度,但是在柏油、水泥这种硬质路面来说,磨损又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材质的选择必须考虑轮胎的荷重、工作温度以及磨损。对一般道路用胎来说,通常会选用较硬的材质是必须的,一方面是为了高速公路上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轮胎寿命的考量。

  轮胎与行路性的关系

  轮胎对行路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和弹簧的任务有许多相同之处,轮胎扮演着吸收小振动的角色。太高的胎压或是较硬的胎壁设计都会使行路舒适性变得粗糙。要改善低扁平比轮胎舒适性不佳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胎压,在一般街道和路面较差的道路将胎压降到适当胎压的下限,要上高速公路时再把胎压提高,虽然效果有限但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轮胎的保养

  高性能轮胎对操控性和安全性来说都是一项很值得投资的项目,如果能够好好照顾你的轮胎将会使轮胎的性能得以持续维持在最佳状态,并且增加轮胎的寿命。因此特别提出几点有关轮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个人觉得,胎压问题只能在适用于飞思卡尔的AC两种车,B车轮胎不太实用,AC车可以通过增减海绵垫层调节胎压,效果很明显的。

  一、在胎压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开车上路或长时间泊车,必须立刻处置,因为这会造成胎壁和胎面的损伤、变形,尤其这些损伤与变形有时肉眼并不易察觉,但会造成安全上严重的潜在危机,如果只发生在某一轮或某一边还会破坏操控的平衡。即使是轻微的胎压不足都至少会造成轮胎磨损的增加。


  二、胎压过高会使轮胎的接地面积减少,造成行路性粗糙、胎面变形和抓地性的降低,并且会造成胎面中间的磨损大于两边的不正常状态。所以即使在一般的道路行车都要时常检查你的胎压,更别说在赛车场上。

  三、过大的外倾角(Camber)和束角(Toe-in或Toe-out)设定,在一般道路上跑会增加胎面的磨损并会造成行驶上的不安定性,所以定位角度务必要“因地制宜”,更不要只为了美观而把其他一切置之不理


  四、轮胎的平衡也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平衡不良的轮胎会造成行驶时的抖动,这抖动会经由方向盘传至驾驶人的手上,不但降低行车稳定性,并会把胎面变得凹凸不平。所以当你突然感觉到来自轮胎的新的抖动,应该马上检查轮胎的平衡,很可能是轮胎的平衡配重铅块脱落了,务必在伤害造成之前即时补救。

  五、定期的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除了胎纹的厚度更要留意轮胎的中央和两侧是否有不正常的磨损出现。如果中间胎纹的磨损大于两侧,那么是胎压过高所造成的;若是两侧磨损大于中间那肯定是胎压不足。如果圆周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那么是轮胎本身的平衡度不佳。如果胎壁出现凸起的现象,那可能是胎压严重不足又持续行驶或长时间泊车所导致胎壁钢丝变形、受损所造成的。如果出现外侧或内侧单边的不正常磨损,那么你的四轮定位角度肯定有问题。细心的观察才能防微杜渐。

  六、轮胎的性能会因为胎质的变硬而退化,而胎质的变硬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紫外线和新鲜空气都会加速橡胶的老化,所以如果你要收藏堪用或备用的轮胎(尤其是高性能的赛车胎),那么建议你先用不透明的塑胶袋把它包起来,如此一来可隔绝紫外线和新鲜空气,有效的延长轮胎的寿命。

  七、高性能胎在剧烈操驾后会产生热,胎质越软的胎越容易蓄热,造成胎面的高温,所以如果轮胎的材质软到行驶后会产生胎面的热溶现象我们就称为热溶胎。热溶的胎面会黏起路面的小砂石,在剧烈操驾或是比赛结束后必须将胎面的异物清除乾净,否则日后会有戳破胎面的危险。

  八、抓地力和耐磨性就如同操控性和舒适性间的相互冲突,轮胎的磨损系数(TreadWear)越低表示胎质越软,轮胎的胎抓地力也越强,但也表示磨损越快。这是选购高性能轮胎之前应有的认识。有人用“厂胎”在一万公里磨合后把轮胎对调,但如果你用热溶胎而且常在无人的路上探索驾驶的乐趣,那么一万公里后可能已经变成光头胎了

为了不让大家感觉难以看完,我分成两部分,呵呵,谢谢支持

  

作者: quzhanguang    时间: 2012-6-2 23:54
O(∩_∩)O哈哈~,沙发是我的啦
quzhanguang 于 2013-5-10 10:29 使用 抢沙发 抢夺本帖沙发
作者: 帅得罚款    时间: 2012-6-3 13:47
此帖必火啊!
作者: kmani    时间: 2012-6-7 19:56
前排.谢楼主。
作者: xuezihan    时间: 2012-6-7 21:50

作者: 滴滴答答~    时间: 2012-6-7 23:34

作者: 四轮前驱    时间: 2012-6-8 07:35
呵呵
作者: gggfff    时间: 2012-6-24 15:42
学习了
作者: 问乐寻音    时间: 2012-6-25 00:20
好贴~~~
作者: 999    时间: 2012-6-25 01:40
擦轮子


--其它都是浮云
作者: 644822830    时间: 2012-7-1 01:55
帅得罚款 发表于 2012-6-3 13:47
此帖必火啊!

还没火 啊

作者: 644822830    时间: 2012-7-1 01:55

作者: 840149319    时间: 2012-7-2 01:25

作者: 浅语003    时间: 2012-7-2 10:50
老实擦轮子呗
作者: 尐精灵    时间: 2012-7-2 12:15
不错
作者: 封号式寂寞    时间: 2012-9-22 09:48

作者: BOZHIFU    时间: 2012-9-22 15:05
好贴····
作者: pois0n    时间: 2013-1-20 14:47
感谢分享
作者: dennisi123    时间: 2013-1-20 14:55
不错,谢lz

作者: AI    时间: 2013-1-21 11:42
好贴额
作者: zxccxzzxz    时间: 2013-1-21 15:18
谢谢,太有帮助了!
作者: aleanking    时间: 2013-1-21 15:23
mark

作者: 沙冰炒菜    时间: 2013-1-21 22:08
好贴啊!:lol
作者: 378110705    时间: 2013-1-22 12:56
谢谢楼主
作者: 狂徒    时间: 2013-1-29 00:40
狂顶!
作者: 有思想的车    时间: 2013-1-29 08:43
火一个!
作者: glacier0    时间: 2013-1-29 09:04
:):)
作者: 华为清★    时间: 2013-1-29 15:14
支持一个
作者: fivetwofour    时间: 2013-3-21 23:10
好贴啊!
作者: fivetwofour    时间: 2013-4-29 13:06
gggfff 发表于 2012-6-24 15:42
学习了

你的头像告诉我数学真是高深莫测!
作者: nxyangkailin123    时间: 2013-5-9 14:46
顶一个    楼主能不能详细求解一下外倾角和束角的具体大小?
作者: 林的0922    时间: 2013-5-10 08:24
:)
作者: 孙顺灬ROAR    时间: 2013-5-10 09:45
B车怎么办 大家有什么好办法么
作者: Smile_Sun    时间: 2013-5-10 09:58
学习了
作者: leafyou    时间: 2013-5-10 12:29
999 发表于 2012-6-25 01:40
擦轮子

不一定哈,但这个是必要的

作者: 风海蓝天    时间: 2013-6-23 11:21
不错

作者: 风雨独行    时间: 2013-6-23 11:23
:):):):)




欢迎光临 智能车制作 (http://dns.zncz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