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制作

标题: 赛前电磁障碍坡道停车线等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5 14:05
标题: 赛前电磁障碍坡道停车线等处理
本帖最后由 menglingzong 于 2013-7-5 14:05 编辑

再有几天就要比赛了,坑爹的是还有一科考试,估计要裸考了,真心不想直道举办方是怎么想的,在考验我们在比赛和考试之间的应对能力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辛苦你们了,我们成功的被折磨了。
废话不说,谈谈电磁的特殊处理。
今年的电磁有障碍,多童鞋都决定直冲,长直道,没问题,我试过3.7+的速度都飞过,但问题是由于上下颠的厉害,大多电感布局都会遇到检测成坡道的问题,这就造成了误判,结果大多是减速吧。从第六届就有些学校加了陀螺仪,这样障碍,上下坡都能检测出来,是挺不错,但是好多没加的车就不好说了,还得处理,我想是从电感采值变化趋势入手,但是结果不是很理想,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
然后就是坡道,前瞻高度不同遇到的情况一不同,高点不失真肯定没问题,但如果失真了就会来回晃,减速是很必要了,嗯,我暂时是这么处理的,不知道比赛的时候用编码器记桥的长度靠不靠谱,有用过的同学举下手说说意见吧。
最后就是停车了,本来感觉很简单的东西居然出现好多问题。用外部中断会有干扰,平时跑着跑着就会挺下,不知道是不是板子的问题。干簧管的机械构造在那摆着,震荡厉害点有时候也会检测到,问了一些队伍这种问题很少,然后我就有点蛋疼了,估计又得摆弄半天了。
虽然这些都是一些最后零碎的问题,甚至在一些车上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一些车处理不好就会很影响成绩的,停车停不住就是一秒,桥上摆摆就是时间,障碍也是,多余的纠正时间也是很让人心疼的。希望接近比赛但是还没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同学想想这些问题,同时也给点意见,大家一起解决解决。

作者: liuyufido    时间: 2013-7-5 14:18
顶你。好贴
作者: 黯伤人    时间: 2013-7-5 14:44
你们用了几个干簧管?用输入捕捉中断,我感觉加陀螺仪用处不是很大,只有车子到的时候才能检测出来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5 15:13
黯伤人 发表于 2013-7-5 14:44
你们用了几个干簧管?用输入捕捉中断,我感觉加陀螺仪用处不是很大,只有车子到的时候才能检测出来

6个并联,是用的输入捕捉中断。陀螺仪的确检测慢,没有前瞻性,但是还是能区分出来的

作者: 黯伤人    时间: 2013-7-5 17:01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5 15:13
6个并联,是用的输入捕捉中断。陀螺仪的确检测慢,没有前瞻性,但是还是能区分出来的

不过那时候用处就不是很大了。那就等一段时间再打开这个中断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5 19:00
黯伤人 发表于 2013-7-5 17:01
不过那时候用处就不是很大了。那就等一段时间再打开这个中断

是等一段时间打开的,但是中途偶尔会有静电脉冲什么影响。

作者: huqay    时间: 2013-7-5 19:15
估计楼主都跑3m+了吧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5 20:04
huqay 发表于 2013-7-5 19:15
估计楼主都跑3m+了吧

偶尔上三米,不够稳,心里没底啊,细节再处理不了心里更没底了

作者: Jyoun    时间: 2013-7-5 20:34
终点同样问题。官网不是说障碍可以在任意地方吗?如果长直入弯的地方是障碍呢?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5 20:57
Jyoun 发表于 2013-7-5 20:34
终点同样问题。官网不是说障碍可以在任意地方吗?如果长直入弯的地方是障碍呢?

那就刚好减速了
过去是没问题,就是会打乱原来跑的节奏,能检测到的话处理应该就好处理了吧

作者: Jyoun    时间: 2013-7-5 22:30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5 20:57
那就刚好减速了。
过去是没问题,就是会打乱原来跑的节奏,能检测到的话处理应该就好处理了 ...

直线速度4米呢?直接弹起来轮子离开地面就不能转向了。

作者: 黯伤人    时间: 2013-7-5 22:57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5 19:00
是等一段时间打开的,但是中途偶尔会有静电脉冲什么影响。

坡道可以根据多个电感满值来判断吧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6 08:55
黯伤人 发表于 2013-7-5 22:57
坡道可以根据多个电感满值来判断吧

当然不是,前瞻不够高的话电感就要贴坡道了,也借宿一两个满值,其他值特别小,过障碍震荡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6 08:56
Jyoun 发表于 2013-7-5 22:30
直线速度4米呢?直接弹起来轮子离开地面就不能转向了。

直线直冲应该可以,如果最后前瞻不会特别低误判成坡道就行

作者: Jyoun    时间: 2013-7-6 12:18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6 08:56
直线直冲应该可以,如果最后前瞻不会特别低误判成坡道就行

坡道我是坡顶检测,不是坡底检测
作者: 黯伤人    时间: 2013-7-6 20:12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5 15:13
6个并联,是用的输入捕捉中断。陀螺仪的确检测慢,没有前瞻性,但是还是能区分出来的

六个中一个检测到就算还是几个?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7 00:32
Jyoun 发表于 2013-7-6 12:18
坡道我是坡顶检测,不是坡底检测

顶部检测能刹住车吗?
我今天试了试,还没刹就直接飞过去了。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7 00:33
黯伤人 发表于 2013-7-6 20:12
六个中一个检测到就算还是几个?

检测到一个就算检测
作者: 黯伤人    时间: 2013-7-7 09:44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7 00:33
检测到一个就算检测

一个话要是震荡,静电什么的会有误捡吧
作者: 黯伤人    时间: 2013-7-7 09:45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7 00:33
检测到一个就算检测

考虑用与非门
作者: xiaomei120108    时间: 2013-7-7 09:55
最好的检测就是不检测,这是我的想法
作者: xiaomei120108    时间: 2013-7-7 09:58
补充说明一下,就我的车而言,障碍与车子的共振区大概是1.8m/s-2.3m/s所以,只要车子在过障碍的时候远离共振速度,就万事大吉了,希望对你有用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8 02:17
xiaomei120108 发表于 2013-7-7 09:58
补充说明一下,就我的车而言,障碍与车子的共振区大概是1.8m/s-2.3m/s所以,只要车子在过障碍的时候远离共振 ...

障碍和车子的共振是车子因为障碍的震荡区域吗,远离共振速度是过障碍的最低速度?前天是要检测到障碍吧,请问对于检测障碍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8 02:19
黯伤人 发表于 2013-7-7 09:44
一个话要是震荡,静电什么的会有误捡吧

嗯,我的刚开始有静电什么的造成误判,后来滤波之后就正常了

作者: 归属感你说的    时间: 2013-7-8 08:25
亲,求一份起跑程序~你们干簧管怎么加的?
作者: xiaomei120108    时间: 2013-7-8 16:00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8 02:17
障碍和车子的共振是车子因为障碍的震荡区域吗,远离共振速度是过障碍的最低速度?前天是要检测到障碍吧, ...

每一种物体都是有一个特定的频率的,障碍,和车子的频率相同时,会加剧小车的震动,极低的速度和相对的高速都是远离震动的速度,这个速度可能要你自己测试出来,具体的计算方法,汽车理论书上有,但不一定适用这个情况,我的车大概2米--2米3比较跳

作者: 黯伤人    时间: 2013-7-9 14:36
menglingzong 发表于 2013-7-8 02:19
嗯,我的刚开始有静电什么的造成误判,后来滤波之后就正常了

电路滤波还是软件滤波?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10 11:15
黯伤人 发表于 2013-7-9 14:36
电路滤波还是软件滤波?

软件延时重复检测就行了

作者: menglingzong    时间: 2013-7-10 11:16
xiaomei120108 发表于 2013-7-8 16:00
每一种物体都是有一个特定的频率的,障碍,和车子的频率相同时,会加剧小车的震动,极低的速度和相对的高 ...

哦~~~有道理,可是我们明天就要走了,没时间再测了,今天还有考试,具体赛道和障碍基本能分出来了,你的方法挺好的,进了决赛我会试的嘿嘿。。。

作者: 擎天♀小阵雨    时间: 2014-5-14 20:47

作者: 天边不够远    时间: 2015-2-4 22:26
有道理!




欢迎光临 智能车制作 (http://dns.zncz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