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制作

标题: 菜菜的我又来提问了 [打印本页]

作者: The-answer    时间: 2019-6-14 20:21
标题: 菜菜的我又来提问了
最近再调电磁直立,感觉到了瓶颈,2.3不能再快了,前瞻确实影响很大,但是还是有很多大佬可以2.4,2.5+,想问下如何才能突破这个极限。
目前使用的是三横,串级转向,与速度稍作关联,有没有必要引入模糊?还有就是竖直电感是不是相比水平对弯道有更高的预判性,距离比赛时间越来越短不敢轻易尝试换方案了……还有就是目前的车确实是很沉,转动惯量很大,就今年的规则来说,也确实很难搭出很完美的结构,要想利用好电磁前瞻,就要把碳杆尽量放长,要想长碳杆不挡住摄像头,还得把摄像头支出去……导致搭出来的车又沉又丑。So,回到主题,究竟如何才能突破30cm长度限制下,电磁直立的极限。

作者: The-answer    时间: 2019-6-14 20:24
给自己顶。
作者: 天河紫星    时间: 2019-6-14 21:49
冒个泡~不懂帮顶
作者: The-answer    时间: 2019-6-14 22:07
天河紫星 发表于 2019-6-14 21:49
冒个泡~不懂帮顶

老前辈!
作者: 快上车    时间: 2019-6-15 08:55
三轮吗?这么短的电磁真的可以2.5?
作者: The-answer    时间: 2019-6-15 17:24
快上车 发表于 2019-6-15 08:55
三轮吗?这么短的电磁真的可以2.5?

双车,确实可以
作者: 冷漠中的孤傲    时间: 2019-6-18 00:05
请教一下楼主舵机是怎么控制的呢,我偏差是左右两平行电感差比和,用的位置式PD,但是无论PD咋调转向都不好,在弯道打脚不连续一顿一顿的
作者: msonah    时间: 2019-6-19 16:22
入弯的预判性的话我感觉8字斜电感更好
作者: The-answer    时间: 2019-6-22 22:24
冷漠中的孤傲 发表于 2019-6-18 00:05
请教一下楼主舵机是怎么控制的呢,我偏差是左右两平行电感差比和,用的位置式PD,但是无论PD咋调转向都不好 ...

肯定的,电磁四轮就那样了

作者: The-answer    时间: 2019-6-22 22:26
msonah 发表于 2019-6-19 16:22
入弯的预判性的话我感觉8字斜电感更好

好滴,我也尝试一下。外八加中间电感?

作者: The-answer    时间: 2019-7-6 16:22
终于突破了,2.5+,三横。结构搭好一点,控制细节优化优化,2.5没问题,甚至有的车友已经2.6+,不过不太稳定也不能上坡




欢迎光临 智能车制作 (http://dns.zncz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