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制作
标题: 自己总结的ATD使用小解 [打印本页]
作者: 632693521 时间: 2010-4-1 21:41
标题: 自己总结的ATD使用小解
一:S12内置了2组10位/8位的A/D模块:ATD0和ATD1,共有16个模拟量输入通道,而80pin的仅有ATD0,属于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这个转换过程与用天平称物的原理相似,转换速度适中)。AN0-AN7:模拟量输入通道0-7,通用数字输入端口,其中AN7可配置为ATD转换外部触发引脚!VRH-VRL:分别接ATD转换模块参考高电压和参考低电压 二:A/D寄存器说明
1、ATD0控制寄存器2---ATD0CTL2 结束中断(只读)2、ATD0控制寄存器3---ATD0CTL3(默认转换长度是四位)
备注:转换序列在多通道选择下,是表示用几个通道来转换;在单通道下,是表示这一个通道中转换几次。非FIFO模式:例如你一个队列数为4的转换队列,那结果就会存放在0-3这几个结果寄存器中。结果存放在结果寄存器3后,就会返回到结果寄存器0开始存放,而不会存放在结果寄存器4中,4次结果依次在0-3的结果寄存器中。也就是转换队列数,与使用的结果寄存器个数有关。而FIFO模式区别就在于,转换结果存放和队列数没关系。上面一样的设置在FIFO模式下,存放结果在结果寄存器3后,下一个转换结果会存在结果寄存器4、再下一个存在5。依此类推。
3、ATD0控制寄存器4---ATD0CTL4 (默认两个时钟周期,PRS=5)PPS[0:4] : 5 位 模数计数器预分频器-
分频系数从
2 到
64-
A/D时钟计算公式:ATDClock = BusClock/(PRS + 1) × 0.5例如: PRS=5, 分频系数divider=12
【注意】对于AD转换来说,它的转换周期包括采样时间和运算时间。如果频率太高,则采样时间过短。这对于输出阻抗比较大或信号频率比较高的信号来说,就会产生较大的采样误差,那么AD转换的精度就会受较大的影响。
有不对之处,希望各位指证,共同学习提高!!!
作者: 632693521 时间: 2010-4-1 21:41
4、ATD0控制寄存器4---ATD0CTL5 左对齐,就是高八位对齐,右对齐是第八位对齐;连续模式下,通道都转换完成后,继续开始重新转换;单次模式下,转换完成后停止转换!在单通道转换的时候 CA、CB、CC选择采样通道;多通道转换时CA、CB、CC选择起始通道
5、ATD0状态寄存器5---ATD0START0、ATD0START1 ATD0START0 转换完成标志(用的最多)、后三个转换计数器指向下一个将要转换的通道
ATD0START1 CCF7 -CCF0 ---独立通道转换完成标志位每个相应的通道转换结束后置位(很少用)
6、ATD结果寄存器ATD0DRx 结果寄存器0的含义只有一个,就是转换队列里,第一个转换完的结果存放的地方。这个通道是第一个要转换的通道,若是有符号数的话 只能左对齐;
7、PORTAD端口数据寄存器 8、ATDDIEN:ATD输入允许寄存器,ATDDIEN=0X00,当作模拟量输入时禁止数字输入
注意: AD若是转换不稳定,有可能其它AD口是悬空的,相互之间有影响,如果你接低电位
输入法的格式不正确也是影响编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般用的是单次转换单通道无FIFO模式
比如光要0、1、3三个通道转换,要注意并不能间隔选择通道。
作者: laughing 时间: 2010-4-1 22:04
不错
作者: DEMOK 时间: 2010-4-1 22:39
嗯 总结得很不错 赞~~
作者: lfllcy 时间: 2010-4-3 11:14
感激版主!!
作者: 时代还怪 时间: 2010-4-7 21:50
很好很好!
作者: 1119126a 时间: 2010-4-7 23:00
谢了
作者: will4141 时间: 2010-4-11 16:47
顶
作者: 87613306yaopei 时间: 2010-4-17 12:30
谢谢
作者: 阿龍 时间: 2010-5-2 03:15
谢谢斑竹
作者: 何必问天 时间: 2010-5-2 17:35
非常感谢!
作者: 时代还怪 时间: 2010-5-11 13:23
不错
作者: 9不过你 时间: 2010-11-3 16:27
谢谢
作者: hychwlq 时间: 2010-11-3 17:52
挺好的,切中要点。FIFO模式
作者: apple张 时间: 2010-11-7 06:35


作者: chenkai5782212 时间: 2010-11-7 09:49
不错,很好很强大
作者: fbhsy 时间: 2010-11-7 10:12
ding
作者: Mou1234 时间: 2010-11-9 10:54
thanks
作者: 雨中 时间: 2010-11-9 13:27
顶
作者: 雨中 时间: 2010-11-9 13:27
顶
作者: 990610 时间: 2010-12-2 11:01
顶!
作者: hefeixuexi 时间: 2010-12-2 20:25
很好,顶!
作者: sunrong 时间: 2011-2-11 16:53
good!
作者: pkzoro 时间: 2011-2-12 12:50
大恩不言谢
作者: zh0uq1ng 时间: 2011-2-14 03:28
好
作者: linyujin 时间: 2011-2-15 13:18
谢了
作者: 自行车倒骑 时间: 2011-2-15 15:51
不错
作者: fanfankaka123 时间: 2011-2-23 21:06
非常感谢!
作者: jie3205118 时间: 2011-2-24 16:38
太谢谢了
作者: boxsoldier 时间: 2011-2-26 21:06
回复 2# 632693521
去看看英文资料,XS128的控制寄存器3的最高位才是设置对齐的,而不是控制寄存器5,别TMD的在网上找个DG128的资料就ctrl V+ctrl C害人。
作者: winnter 时间: 2011-3-12 16:22
好贴。。
作者: 495248129 时间: 2011-3-21 11:33
谢谢
作者: wangangelayu 时间: 2011-3-30 21:27
谢了!
作者: 120730409 时间: 2011-3-30 22:26
无私啊
作者: caijinhe123 时间: 2011-5-21 15:55
回复 2# 632693521
楼主总结的挺到位的,其中对于fifo的描写特别好,以及第三点中的注意事项。非常感谢楼主分享自己的总结。
作者: mysky_1234 时间: 2011-5-22 00:05
顶了!
作者: zhjb1 时间: 2011-5-22 10:08
回复 1# 632693521
ATD0CTRL3有控制对齐方式位,不时ATD0CTRL4或5。可能是笔误吧。支持自己经过努力学道知识和技能。当出现不解的问题时,看原文。
作者: fxdw09 时间: 2011-5-24 14:40
好东西,谢谢!感激啊!
作者: fxdw09 时间: 2011-5-24 14:40
好东西,谢谢!感激啊!
作者: 放开那女孩 时间: 2011-6-16 00:44
xiexie
作者: dbb935623040 时间: 2011-7-9 16:23
顶
作者: xlfd1 时间: 2011-8-14 10:06
嗯。有自己的使用体会,不错,值得借鉴。
作者: 飞思卡尔835 时间: 2011-10-14 10:02
好好好好
作者: gaowenzhao123 时间: 2011-10-14 17:09
谢了
作者: jojwan 时间: 2011-10-22 17:07
8CUO~
作者: guichuqing 时间: 2011-12-29 22:33


作者: 罗勃 时间: 2012-1-10 14:24
“接低电位输入法的格式不正确”怎么解释哈?
作者: dennisi123 时间: 2012-1-16 10:43
不错不错 获益匪浅
作者: 370255785 时间: 2012-2-15 16:46

作者: 笑傲江湖ycj 时间: 2012-2-25 13:44
very很好
作者: mzdjy 时间: 2012-2-29 20:36
看看,谢过
作者: 英雄 时间: 2012-4-13 22:04
我写ATDSTAT1出现了错误了 。。检查说好像不存在这个寄存器,怎么回事啊 ?
作者: 英雄 时间: 2012-4-13 22:19
我在编程时写ATDSTAT1 ,检查错误时好像不存在这个寄存器 ,请问是怎么回事啊 ?还有那个ATDSTAT1主要是干什么用的啊?
作者: 英雄 时间: 2012-4-14 12:02
你知道A/D模数转换里的多通道转换 是什么意思吗? 还有那个参考电压时怎么回事啊?
作者: guoshunkai521 时间: 2012-4-16 10:43
看看
作者: 一毛钱~~~~~~ 时间: 2012-4-21 11:19
学习了。。。。
作者: langtuteng0326 时间: 2012-4-22 16:04
O(∩_∩)O谢谢
作者: 前行者cross 时间: 2012-4-28 11:37
好东西啊
作者: 封号式寂寞 时间: 2012-5-22 21:11
顶
作者: 爱啦。。 时间: 2012-12-10 20:50
总结的好。再接再厉、帮主小菜哈。
作者: 嘸敵,尒骉垯 时间: 2012-12-14 18:02
感谢楼主啊!
作者: 牛牛爱向阳 时间: 2013-3-17 21:28
赞!
作者: breaker_d 时间: 2013-8-24 20:43
看了之后获益颇多,,版主威武
:lol
作者: 彼岸花开洒落 时间: 2013-9-5 19:55
谢谢
作者: 小瓶子 时间: 2013-9-29 23:00

作者: chuxingzhe 时间: 2017-11-6 08:56
NICE
欢迎光临 智能车制作 (http://dns.zncz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