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制作

标题: 关于自动化能做的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洛晨    时间: 2011-10-3 09:43
标题: 关于自动化能做的事!
我在网上查到关于自行车的报警器,发现跟咱专业似乎很有一些关联,我在想能不能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做出一个自行车的报警器。下面是我找到的一些参考资料,大家看看啊!

本例介绍一种采用无线遥控组件制作的袖珍式自行车防盗报警器,该报警器有以下特点:体积小,便手安装和携带;造价低、易被使用者接受;灵敏高、工作可靠;采用了数字编码,多组装置间不易发生相互干扰或误报。

工作原理

自行车防盗报警器由报警触发编码发射电路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报警触发编码发射器由高灵敏度全方位振动开关、单稳态触发器、数字编码电路和无线电发射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高灵敏度全方位振动开关TV-1串联于晶体管开关电路中VT的基极,在静止状态下,它保持断开状态。当任何一个方向发生振动时,振动开关的触点就会闭合,将晶体管开关电路的基极通路接通,使晶体管的基极得到偏流而饱和导通。

振动开关TV-1每受到一次振动,它内部的触点就闭合一次,晶体管开关电路VT就饱和导通一次,它的集电极就会输出一个负向的触发脉冲。振动开关TV-1的耐压大于 220V,额定电流大于1A,触点导通电阻值小于0.5n,振动频率范围为1一25Hz.

单稳态触发器由NE555时基集成电路组成,它的作用是当自行车受到外力移动而发生振动时,向报警发射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平时,单稳态电路处于稳定态,3脚输出低电平。当受到振动后,振动开关TV-1接通了晶体管VT的基极回路,使VT导通,集电极变为低电平。这一低电平使单稳态电路翻转,3脚输出高电平。这一高电平作为发射电路的工作电源,使发射电路发出报警信号。单稳态触发器的暂稳态时间由公式t=1.183 C2来决定,按图所示的数值计算约等于10s,这就是说,每发生一次振动,发射电路可以维持los左右的发射时间。 电路中接在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中4脚的R4、C4组成抗干扰电路,主要用

于开机时的延时,以防开机时发生误触发。它利用了4脚的强复位功能,当它为低电平时,电路被强制于复位状态,不论触发端处于何种状态,输出端总保持低电平。当主人离开时将电源开关SA闭合,发射机进人守候工作状态,电源经R4向C4充电,约1 min后,C4充电结束,4脚电压接近电源电压,电路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VD5026数字编码电路与无线电接收中的VD5027译码与报警电路数字译码电路配套使用。两电路中的地址编码输人端AO一A7可按照二态码、三态码或四态码的编码方式编码,不论采用何种编码方式,配对使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中的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地址编码应当完全一致。在本电路中将AO编为1,其余为O.

在FDD400无线电发射电路中,电容器C7、C8与电感器L并联,作为发射电路的振荡选频网络,其中C8为振荡频率的微调电容器。电感器L可用漆包线绕制,也可采用印制电路板线圈,仅为1匝。本机发射频率为250~350MHz .本机发射功率为45mW,发射信号时消耗电流小于20mA,发射半径为500m左右。发射天线可采用30cm左右的软导线。发射机采用6V叠层电池,由于采用集成电路和组件,整机体积可组装成普通BP机大小,装于车座下。

无线电接收译码与报警电路由JDD400无线电接收组件、VD5027数字译码电路和HFC9301报警发声电路及压电陶瓷片B等组成,如图所示。

在JDD400接收电路中,电容器C1、C2和线圈L1组成调谐电路,将接收频率通过C2调谐于发射机的发射频率。线圈L1,可用漆包线绕1匝,也可用印制板线圈。

JDD400接收电路将发射机发来的信号通过接收放大和解调处理后,去掉载频,将解调后的数字编码信号输人到VD5027中。当所接收的地址编码和译码器的地址编码相一致时,VD5027的译码有效输出端17脚输出一个正脉冲,这一正脉冲通过R3使VT1导通,将HFC9301报警发声电路的接地端接通,报警电路发出报警信号,经过V'12的放大,由B发出报警声。HFC9301报警发声电路的工作电压为1.3一1.7V,由6V电源经R2限流,稳压管VS稳压向电路供电。

元器件选择

报警触发编码发射器电路中,IC1选用NE4555时基集成电路;IC2选用VD5026数字编码集成电路;IC3选用FDD400无线电遥控发射机组件。

无线电接收译码与报警电路中,IC1选用JDD400无线电遥控接收解码组件;IC2选用VD502716数字译码集成电路;IC3选用HFC9301发声集成电路。

压电陶瓷片B选用势27mm的圆形压电陶瓷片,并联的电感器L2电感量为10mH。

其他元器件均无特殊要求,可按图所标型号及参数进行选用。




欢迎光临 智能车制作 (http://dns.zncz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