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制作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6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机械类] 刚买的轮胎资料(3)

[复制链接]

4

主题

76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3
威望
369
贡献
92
兑换币
56
注册时间
2009-2-2
在线时间
26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1 13:0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滑移角和转向力(Cornering Force

  当驾驶人转动方向盘时,首先转动的是轮圈。接着转向力会传送到前轮的胎壁,转向例会使胎壁产生扭曲,接着改变胎印的方向使车辆转向。当转向力传到轮圈时胎壁立刻跟着扭曲。转向力小滑移角就小,转向力增加时滑移角就会跟着增加。最大的转向力(轮胎的极限),会产生一个最大的滑移角。超过这个值转向力会减小,轮胎会产生打滑。

  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

  假如有某一个轮胎比其他三个轮胎提早出现了滑胎的情况那就表示这部车的操控平衡上出现了分配不良的问题。一般来说前轮和后轮的滑移角并不一样,它们会各自循着不同的路径轨迹在路面上行进,当前轮的滑移角大于后轮时会呈现转向不足,当后轮的滑移角大于前轮时就变成了转向过度,如果前后轮的滑移角相同时,那么转向就成了中性,也就是达到了操控平衡的最佳境界。换句话说,当一不车转向不足时那么前轮橡胶分子所画出的轨迹半径会大于后轮,转向过度则情况相反。一部转向过度的车,在达到轮胎附着力的极限后,后轮会先滑出;而一部转向不足的车则会有抵抗转向的趋势。

滑移率

  最大的抓地性表示所能承受最大的刹车力和加速力,而滑移比例是指轮胎直进时刹车或加速时轮胎胎印和路面间所产生的滑移。0滑移就表示车子行进的距离和轮胎胎面所转过的距离相等。100%滑移就表示任何轮胎的转动并部会造成车身的移动,当然也可说是车身的行进不须靠轮胎的转动(这种情形出现在行进中的车辆四伦锁死时)。要达到零滑移几乎是不可能,即使在抓地性最佳的状况都会有5~10%的滑移率,也就是轮胎转了100m时车子只移动了90~95m,如果滑移率超过了10%,那就表示抓地性不佳且加速和刹车表现都会恶化。

  操控马力(Handling Horsepower

  操控马力指的是轮胎所能负荷。大家都知道越多的马力表示车子的性能越好,当引擎的马力越大时,加速也就越快。轮胎的操控马力也是如此,对操控性来说,增大轮胎的胎印就像增加引擎的马力,使用胶质较软的轮胎就像换了高角度凸轮轴,空气力学所产生的下压力就像加了涡轮增压器或机械增压器。对轮胎上的橡胶分子来说一定的垂直负荷下所能承受的负荷是一定的,当一部车以它所能最快的速度过弯时,轮胎胎印的橡胶分子也达到了负荷的极限,这个极限我们就称为操控马力。如果还想增加过弯速度,可以减轻车身的重量以减少车身的惯性力和轮胎的侧向负荷,或是加大轮胎的尺寸,选用胎质较软的胎,并改善空力特性。

  前后胎印比

  假如一部车有完美的50-50的前后配重,那么在稳定的过弯(过弯速度不变)时,前后轮所承受的离心力负荷应该是一样的。在减速或刹车的情况下,因为部份车身重量会由后往前移所以前轮的负荷是比较重的。反之在直线加速时前轮的部份重量也会转移到后轮。如果驱动轮在后轮那么加速时的抓地表现会比较好,滑移率会比较低。所以对一部马力不大且配重比为50-50的后驱车来说,前后轮的整体负荷(过弯、加速、减速)是几乎相等的。假如你因此推测这不车所需的前后轮胎印是相同的,那么你就答对了。前后车轮所需的胎印比例和前后轮所受的负荷比例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对一部前后轮负荷比例为60-40的车来说,它所需的前后轮胎印比例亦为60-40。 你或许会问:目前的车几乎都是配置四轮尺寸相等的轮胎(胎印相同),但为何车身配重大多不是50-50?事实上大部分的车都是前轮配重较重。此外前驱的的前轮荷重较重为何不见采用较大的前轮设计。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便利性,一方面是为了制造厂一方面是为了使用者的缘故。毕竟准备两种尺寸的备胎任谁都会觉得不方便。第二个原因是使用了比所需要的更大的后轮会有转向不足的倾向,对大多数驾驶人来说可改善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再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前轮荷重较重过弯时的负荷也会比较大,再相同的过弯速度下会有比较大的滑移角,也就是前轮的滑移角会大过后轮的,转向不足的情况就会发生。

  外倾角和抓地性

  悬挂的设定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外倾角,外倾角决定了车子静态时的轮胎贴地性。0度时轮胎胎印的橡胶分子的贴地性最平均也最佳,当刹车时我们希望四个轮子的胎印是平贴地面,加速时我们希望驱动轮是平贴路面,而过弯时我们也希望轮胎能平贴于地面,尤其是两个弯外轮。 在刹车和加速时最佳的外倾角是0度,在过弯时负0.125~0.25度的外倾角可增加转向力。在直线和弯道上所需的外倾角设定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还需要配合悬调整体的设定并考虑车身滚动的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设定角度。

轮胎和轮圈的选择

  什么是选择最适用轮胎和轮圈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在众多品牌和型式中选择尤其困难,在这里提供一些方法供你参考。 首先,考虑你的车的用途,严格来说就是考虑你轮胎的用途,假如这不车式你每天的代步车,那么轮胎的耐磨性可能式你最重要的考虑,高性能轮胎有很好的抓地力,但磨损也是一流。同时由于胎纹也会尽量的减少所以 地上的表现也不理想,更别提泥地或是雪地上的表现了。(在一般道路上用D98J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住在多雨潮湿的地区,那么一套以 地抓地表现见长的雨胎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在 地上以正常的方式行车,胎温提升不易,也就不容易达到高性能胎的最佳工作温度,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叹。 其次要考虑宽度和扁平比,随着引擎技术的进步,单位容积输出的马力不断的提升,配合整体性能的提升,轮胎也不可避免的加大尺寸,扁平比也有持续降低的趋势,以1600c.c.的车来说10年前的马力基准是90匹,而现在的标准订在125匹应该是比较合理,以前配175/70-13的胎,一般车主通常升级到185/60-14,发烧级的则是用195/50-15,这已是上限。目前的趋势则是搭配185/65-14,而195/55-15205/45-16则是升级的目标。轮胎宽度的升级要配合马力做适当的搭配,除了美观之外其他机件的负荷也是要一并考虑的。若马力和悬挂没有做大幅度的提升,那么比原厂设定高一级的轮胎尺寸就已足够。

  

4

主题

72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8
威望
746
贡献
326
兑换币
289
注册时间
2009-11-16
在线时间
98 小时
2#
发表于 2010-3-6 23:44:33 | 只看该作者
我来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80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1
威望
508
贡献
109
兑换币
28
注册时间
2009-11-22
在线时间
37 小时
3#
发表于 2010-3-7 14:54:34 | 只看该作者
就当是看科普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8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9
威望
345
贡献
88
兑换币
0
注册时间
2009-9-25
在线时间
63 小时
4#
发表于 2010-3-27 16:04:39 | 只看该作者
只能当科普知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4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5
威望
304
贡献
55
兑换币
6
注册时间
2009-3-24
在线时间
8 小时
5#
发表于 2010-3-27 22:4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80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1
威望
508
贡献
109
兑换币
28
注册时间
2009-11-22
在线时间
37 小时
6#
发表于 2010-3-29 11:37:40 | 只看该作者
正调车呢,就四处搜罗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5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2
QQ
威望
475
贡献
55
兑换币
20
注册时间
2010-3-8
在线时间
46 小时
7#
发表于 2010-4-1 22:0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6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8
威望
453
贡献
95
兑换币
16
注册时间
2010-3-13
在线时间
15 小时
8#
发表于 2010-4-2 15:2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1
威望
247
贡献
36
兑换币
2
注册时间
2010-1-9
在线时间
4 小时
9#
发表于 2010-4-23 09:55:29 | 只看该作者
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1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9
威望
444
贡献
205
兑换币
4
注册时间
2009-12-21
在线时间
10 小时
10#
发表于 2010-5-10 21:5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小黑屋|智能车制作 ( 黑ICP备2022002344号

GMT+8, 2025-1-7 07:39 , Processed in 0.058027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