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 A,B和K为通用I/O接口 端口 E 整合了IRQ,XIRQ中断输入 端口 T 整合了1个定时模块 端口 S 整合了2个SCI模块和1个SPI模块 端口 M 整合了1个MSCAN 端口 P 整合了 PWM 模块,同时可用作外部中断源输入 端口 H 和 J 为通用I/O接口,同时可用作外部中断源输入 端口 AD 整合了1个16位通道ATD模块 大部分I/O引脚可由相应的寄存器位来配置选择数据方向、驱动能力,使能上拉或下拉式装置。 当用作通用IO口时,所有的端口都有数据寄存器和数据方向寄存器。 对于端口T, S, M, P, H, 和 J 有基于每个针脚的上拉和下拉控制寄存器。 对于端口 AD 有基于每个针脚的上拉寄存器。 对于端口A、B、E 和 K,有一个基于端口的上拉控制寄存器。 对于端口T, S, M, P, H, J, 和 AD,有基于每个针脚的降额输出驱动控制寄存器。 对于端口A, B, E, 和 K, 有一个基于端口的降额输出驱动控制寄存器。 对于端口S、M,有漏极开路(线或)控制寄存器。 对于端口P、H 和 J, 有基于每个针脚的中断标志寄存器。 纯通用IO端口共计有41个,分别是: PA[7:0] PB[7:0] PE[6:5] PE[3:2] PK[7,5:0] PM[7:6] PH[7:0] (带中断输入) PJ[7:6] (带中断输入) PJ[1:0] (带中断输入)
这样就只有41个通用IO口可以作为数据输入输出口,可以接上键盘,显示设备,也可以输入二值化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