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制作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zzy20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承认,我对北科理解有误

  [复制链接]

4

主题

24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威望
200
贡献
51
兑换币
0
注册时间
2010-8-1
在线时间
35 小时
101#
发表于 2011-8-26 10:0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暴走兄弟

   这个。。。 这个小道消息 也太鸡血了。。。
    。。。。。。有华东理工大学的交换 ...
Deagle 发表于 2011-8-23 18:14



    光电一组9-11人。。。。。。。让我们只有2-3个人的队伍情何以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5
威望
596
贡献
257
兑换币
222
注册时间
2010-3-29
在线时间
86 小时
102#
发表于 2011-8-26 12:0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8# xxyyz


    这位同学你说北科怎么怎么不好。。。我忍了。 你说我们怎么怎么没文化。。。我忍了。你说的一句话让我很愤怒。 你说我们学校那么多人在读懂前辈的代码?改改参数?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是北科的?我经常去实验室看小弟们做车,进步很大引进了很多先进的东西,每天在熬夜。我小弟们看了你写的这段话该多伤心?我就不知道你这话是有何根据?我就不理解这种话怎么能说出来?你前面说的我都理解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改改参数。。。????? 我真想知道你怎么知道我们就是改改参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3
威望
229
贡献
40
兑换币
0
注册时间
2010-10-31
在线时间
7 小时
103#
发表于 2011-8-26 18: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pas0753


    灰常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3
威望
229
贡献
40
兑换币
0
注册时间
2010-10-31
在线时间
7 小时
104#
发表于 2011-8-26 18: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1# tropicana


    人家可能是一组有9-10人,但证明人家学校有那么多的积极分子,而且还不在乎名誉,因为毕竟最后能得到名誉的人数是有限的,这点你不得不承认别人的境界就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4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威望
200
贡献
51
兑换币
0
注册时间
2010-8-1
在线时间
35 小时
105#
发表于 2011-8-26 21: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4# sunrise-东方红


    境界高是一回事,但是你能否认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不公平么?
虽然说组委会不可能控制一个队伍在后面不计名誉干活的人的数量,但是一支3个人队伍和一个10个人的队伍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6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53
QQ
威望
761
贡献
810
兑换币
10
注册时间
2011-6-17
在线时间
91 小时
106#
发表于 2011-8-26 22:25:35 | 只看该作者
围观,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841

帖子

1

精华

跨届大侠

老三届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526

优秀会员奖章活跃会员奖章论坛骨干奖章资源大师奖章优秀版主奖章在线王奖章

QQ
威望
3143
贡献
4359
兑换币
763
注册时间
2008-3-31
在线时间
512 小时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3:2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zy2099 于 2011-8-26 23:51 编辑

北科一支队伍锻炼了10个人,也未尝不可!

    自从有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后,这个世界总是少不了怀疑谩骂和攻击。
    打不过对手,却又回过头来骂世界不公平。

    对智能车的爱怎么变成了因成绩而恨。
    对技术不够虔诚的我们,终会错失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5

帖子

1

精华

金牌会员

不做智能车

Rank: 6Rank: 6

积分
2584
威望
683
贡献
1379
兑换币
20
注册时间
2010-11-26
在线时间
261 小时
108#
发表于 2011-8-26 23:5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7# zzy2099


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9
威望
495
贡献
268
兑换币
103
注册时间
2009-7-28
在线时间
93 小时
109#
发表于 2011-8-27 00:5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tropicana


    我们的队的最大的愿望是培养人才,而不仅仅是造就冠军。
    如果完全这个比赛仅仅是一个学校三支队,九人个的比赛。那我认为花十万元打造一个具有凝具力的三十个工程师的团队的价值更大。
    在这个比赛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普通队员还要学习每个人在团队中自我价值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队员的团队责任感,团队荣誉感。这是日后在企业中,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视的一点。
     而作为留到最后的队长一级的领导者,更能够学习到如何化解矛盾,如何与队员沟通,如何建造团队文化。从一个技术型人才,转变为一个战略型人才。作为一个领导者,将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是权威,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团队前进的方向的决策者。这种决策能力,将会一生受用。在三人团队中妄谈领导力,我认为是比较不现实的。
     而团队中各师其职,还有一部份行政人员,这部份人员也许会脱离技术层,但这部份人会学习到大量的活动组织能力,优秀的团队运作能力,以及对于大型团队的后勤服务能力。
     一个优秀的团队,最重要的是核心是团队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和团队文化,不是三个人的小组织能简单的培养出来的。并非是说三人的团队有什么不好,只是说,三人的团队中的人,眼界只能看到这三人。而百人的团队,眼界将是在完全的一个不同的层次之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从更大的眼界来看待问题,将会拓展你的思考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这是三人团队很难实现的。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要的技术与文化的传承。如果是三人的团队,那么这将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比赛完成后,三人就更有可能的各自分飞。只有一个二三十人的团队,才有可能把一个学生由:入门-培养-主力-队长-指导-退休 走一遍。这一般需要花费两到三年的过程。二三十人的团队最后成为指导者的,估计是在四五人之间。其间将有大量人员离队,如果是在五人以下的小团队,以这种比例的人才流动,也许在一年的时间中,就会解散。更别谈上技术与文化的传承。
    北科之所以能在近年的比赛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建队之初,我们就非常的注重这种大型团队的建设,为以后的团队的延续留下空间。而不是让小弟们三人一组的各自为战。是自己手把手的带小弟,让小弟们感受这个团队的文化,使他们自然而然的有团队的认同感,以及一颗团队荣誉感的心。一方面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另一方面,让他们自己悟到,就算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只要有兄弟,再困难的事,也只是浮云。
    我们认为,智能车大赛与电子设计大赛不同,电设每年的题都不一样,没有延续性。而作为智能车大赛,是一个不断突破的具有延续性的比赛,这种比赛的特性决定了它与电子设计大赛不同,它将是一个团队性质的比赛,技术与文化传承将是取胜的关键。也许第一年我们不行,第二年我们也不行,但只要有技术的积累,只要技术能传承下去,肯定能取得成功。延续性比赛比的就是耐力,所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理念成为了我们队伍的核心思想,一开始就注重低调,才会忍,才会培养出耐性。而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队长,更是必须有虚怀若谷的心情。
    我们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培养出各种人才。或者说,我们希望能以更高的一个角度来看待智能车大赛这个比赛。
    随感而发,有言不达意的地方还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6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30
威望
579
贡献
191
兑换币
41
注册时间
2011-1-26
在线时间
130 小时
110#
发表于 2011-8-27 00:57:41 | 只看该作者
维持这样规模的队伍出于两点考虑:
1.技术研发。每届队员所面临的研发任务都是非常艰巨的,即使人数较多,每个人分到的任务也不会亚于三人一车情况下单人的工作量。在此可以反驳有些同学所谓的北科“吃老本、不创新”的论调,以摄像头程序为例,从串口的静态图像,到SD卡得动态图像;从简单的LABVIEW上位机,到完善的matlab上位机;从连续小S弯直冲,到各种连续弯道的处理;从单纯的连续控制,到模式识别的点滴渗透;从最初的千余行代码,到如今编译后30多K的工程。。。。。。这些,绝非一届之力所能完成。可以说,正是每届队员的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才使北科在智能车领域有了不错的成绩。组委会的十六字方针中,最后四字即为“追求卓越”,为此目标,倾如此之人力,也是无可厚非。

2.人才培养。每年校内赛结束后,有志加入校队的同学非常多。在实验室经费、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校队力争为更多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此外,一个健全的队伍,使得队员能够以更深入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更先进的方法研究问题,并且在技术之外加强了荣誉感、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等。这种培养模式,于学校于个人,皆有利无害。随着比赛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发现并采用这种模式,不断完善体制、健全队伍。人才培养,恐怕才是比赛最根本的目标。

无端的揣测与发难源自不了解。北科智能车队多年奉行低调处事的原则,也因此在论坛等公开场合所言甚少,造成了许多无妄的指责与猜忌。决赛场上几件事,原与北科无关,确意外将北科推至风口浪尖,实属无奈。作为众多参赛队中的普通一员,能有今天的地位,承蒙智能车界各位同仁抬爱,北科远不及谈论文化的高度,踏实的做好技术于己才更有意义。

做车的个中苦痛,亲历亲为的人才能体味,半年乃至一年间,多少人为之逃课、通宵,为其喜、为其忧。不难理解,以决赛为导火索,一时的情绪宣泄、不能自已;视论坛为出气筒,一时的负气之举、过激之辞。难以理解的是,为何有人对经年累月的技术积累熟视无睹,对弹指一瞬的名利之争却难以释怀。做车如此精明,为人又怎能这般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小黑屋|智能车制作 ( 黑ICP备2022002344号

GMT+8, 2024-6-17 04:15 , Processed in 0.08588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